獨立能力 – [會單獨坐公車捷運嗎?]
你的孩子會走路嗎? 不是講笑話, 有些小學生真的連走路都常跌倒,走都走不好想必是走路和運動都太少了, 感覺統合不協調所造成的結果. 想想也難怪, 出了門就是轎車接送已然是現代兒童的普遍現象. 不過這裡要說的”行”是指孩子幾歲會搭公共汽車、 搭捷運、 搭火車、 坐高鐵? 再來就是搭飛機囉! 他幾歲可以自己一個人搭飛機出國? 幾歲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國自助旅行? 再說得明白一點: 他幾歲可以自己出門去上學? 幾歲可以自己規劃來個二天一夜或三天二夜的旅行? 何時可以不黏媽媽? 幾歲媽媽才肯放手?
我們課堂的學生幾乎在剛開始上課時, 都是爸媽接送, 後來父母聽過成長分享的演講後, 都開始練習讓孩子自己搭車來回了. 小朋友開心(被信任的感覺 被成熟對待的感覺), 家長也輕鬆. 一舉好多得. 別小看只是小小的搭車,
其實孩子在過程中會學到看到很多, 同時也可訓練膽子. 每一種生活的學習都是珍貴的, 保護愈多的孩子, 愈無法獨立, 愈無法獨立就愈膽怯, 愈無法接受挑戰。
獨立思考, 解決問題
要訓練孩子獨立, 自己可以搭車到任何地方是必須且基本的. 所以教孩子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與了解住家環境的街道、
上學的路途、 遊玩的路線是入門, 再來是對台灣的街道城市. 想想如何搭乘最省錢省時? 現在的學生太幸福了, 出門不論是上下學、 補習、 安親班, 都是車子接送. 保護過頭反而讓孩子對危險沒有防禦能力. 我們演講的時候雖會提醒家長, 不過仍有家長認為現在的環境很不好, 所以才會這麼做. 但是, 話又說回來, 做父母的不可能永遠都在孩子的身邊, 不讓他們認識危險, 了解危險, 怎麼可能避開危險? 又怎麼懂得保護自己呢? 一味的保護只是在傷害孩子.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對孩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新奇又有挑戰性. 我們思考班有一位小五的學生, 他在小三就開始練習搭捷運, 後來對捷運非常有興趣, 不但將台北的捷運研究得很熟, 還因此拍攝捷運的影片而對攝影產生了興趣, 我看過他的作品, 鼓勵他拿去參加比賽,
我也鼓勵他研究其他國家的捷運, 看看有什麼新發現…孩子的生活於於是變得精彩多了, 也豐富多了.
曾經在新開班的課堂上, 我問學生, 知道捷運系統有幾條線的請舉手. 讓我驚訝的是竟然一個班不到五個, 而這不到五個的學生, 答對的也只有一半(另一半用猜的). 表示他們在生活上的知識與經驗都不豐富. 所以, 教孩子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開始放手吧! 一開始當然需要大人的帶領, 沿途的介紹也是少不了的, 可以讓過程能夠更富知識性. 漸漸的,
讓孩子試著從近距離開始自己搭乘, 由近而遠. 只要自己會搭乘公車與捷運, 表示已經看得懂地圖, 再下來就可以搭車出台北縣市了. 能夠出台北縣市, 就可以開始規劃三天二夜的自助旅行, 一步一步的, 接下來, 孩子才有能力自行出國而不是做永遠跟在爸媽身邊的黏皮糖。
在台灣還有一個很好玩的現象: 到了暑假就一大堆的中小學學生去遊學學英文. 我很納悶為什麼家長要花大錢參加這樣的活動? 到底是學英文呢還是學什麼? 假如是學英文, 在台灣不是已經補得天昏地暗, 為何又要多此一舉? 假如是去國外看看增長見聞, 那讓他去參加旅行社的旅遊行程不是玩得更盡興? 若真想訓練獨立並順便在異國練習一下英文, 那讓孩子去異國自助旅行最是一舉數得的安排(父母可以跟著一起去或二三個家庭一起去). 這就有些像七歲小男孩遊歐單騎的例子, 不但可以訓練獨立, 一路上鐵定會碰到不少的困難, 孩子就該試著去解決. 所以在去之前孩子必須做許多事前規劃, 練習英文更是不可少的功夫, 路上碰到的千奇百怪的問題是一種磨練也是樂趣
又能真正深入對當地文化的探索與了解. 整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定很多, 碰到的事情也不可預測, 然而這才是真正的訓練與挑戰, 收穫也是最豐碩, 回憶更是酸甜苦辣, 好不精彩! 可惜我相信父母一定都不放心, 擔心這個危險, 那個不安全, 找一堆不可讓孩子去的理由來安慰自己. 若明知道危險而不去訓練, 只會讓孩子更無能。
要獨立就要起而行. 愈早訓練, 孩子獨立的愈快, 學習自然也就快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