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擔心的是現在還是未來
假如你的孩子考上北一女, 正高興到昏頭的你, 忽然女兒卻對你說她並不想唸北一女, 卻想去唸職業學校做蛋糕, 因為她最愛最有興趣的就是做蛋糕, 請問身為父母的你會怎樣呢? 相信幾乎所有正常的反應都是「青天霹靂」, 女兒是瘋了還是腦袋不清楚? 幾年前的天下雜誌的一篇報導說的正是這則真實的故事. 女兒最後在媽媽的支持下如願進了職業學校, 做她最愛的蛋糕, 也在世界花式蛋糕賽中大放異彩拿到冠軍. 皆大歡喜! 這樣雙贏的結果很少在台灣的父母親身上看到, 可惜啊!
有一次在捷運上聽到二位媽媽的對話: “我剛剛是打給我兒子, 看看今天上學的情形怎麼樣. 唉! 從第一天上學我就擔心的要命. 之前一直和他溝通, 告訴他上小學不可怕, 每天講, 每天講, 但是臨到頭他還是怕得要命, 每天都抗拒上學, 弄得我們很煩惱. 現在下了課一定都要打電話回家問一問情形. “ㄟ”
我也是耶! 我家的那個也是上小一, 晚上睡覺時灌輸他 一堆學校多美好的話, 就擔心他不適應. 原本以為不會有問題,
沒想到才一進去, 晚上睡覺就開始哭. 到了早上就吵著不要去上學, 非常緊繃. 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實在不懂曾幾何時上小學成了家長小孩的惡夢. 這個問題應該是三歲進幼稚園會發生的事, 怎麼都要進小學了還有這種困擾? 會不會再過個十年二十年, 我們的國中也要舉行個迎新生歡迎會, 搞一堆噱頭花招的讓”小朋友”不要害怕上國中呢? 學齡前, 孩子到底學了什麼? 為何上小一會有這樣多問題? 浮現出來的現狀是應該讓大家來檢討檢討.
我們都知道學習是漸進式的, 小學畢業國中要銜接上, 國中畢業高中要銜接上, 同理; 高中畢業大學更應銜接與創新.
進小學出了狀況, 表示學齡前的教育出了問題. 問題在那裡? 哦! 千萬別急著推給幼稚園, 假如孩子有上幼稚園, 重點不是學了多少才藝, 多少英文, 應該是小朋友之間的團體生活讓他可以練習人際相處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人要訓練孩子的也是從此處為著眼點.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運動與遊戲. 不用怕孩子會累, 活動量愈大愈好. 不但可以活絡大腦, 維持身心健康, 感覺統合的精華時期也是在這個階段. 可以為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礎.
有一些緊張的媽媽(尤其是新手媽媽)在孩子玩成一堆的時候,
看到孩子被欺負, 就馬上迫不及待的跳出來修理對方 (大人欺負小孩的戲碼), 忘了對方也只是一個小孩. 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 剝奪他與其他孩子的互動. 其實孩子玩在一起本來就會有衝突, 就是這種衝突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 小孩都需要玩伴, 就像我們都需要朋友是一樣的道理. 最佳的訓練方式就是在讓孩子多和其他的孩子玩在一起. 假如媽媽三不五時陰魂不散的跳出來, 誰家的孩子敢跟你玩呢? 孩子又如何去交朋友呢?
別說是小孩了, 想想看即使是長大了, 有些父母還要幫女兒篩選男朋友. 不然就是幾歲以前不能談戀愛. 到了適婚年齡又嚴格控管交往的對象, 這個太花心, 那個又太窮. 拖到最後, 女兒嫁不出了, 又開始慌張起來. 到最後只要是個男人就好! 也為時已晚. 不然就是不准孩子談戀愛,
等到真的年齡很大了, 也不知道該怎麼談戀愛了. 這種故事我們應該聽了很多, 這和上述的例子一樣都是家長捞過界, 管教過頭, 壓抑了孩子的能力. 說得好聽是保護,
其實是剝奪學習, 阻礙成長.
所以進小一會害怕表示大人該訓練的沒有訓練. 這些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該教的,而不是只顧急著塞一些知識性的東西給他, 會幾句英文會話, 算幾道心算題, 或者彈一首曲子都萬萬比不上這些學校沒有教的事. 讓孩子學著自己學習通常是做父母的大人們忽略掉的. 幼稚園安親班沒有教, 因為忙著滿足家長揠苗助長的心態, 這些看似無形的能力根本不屑一顧, 所以要進小學了當然就得擔心適應的問題.
而進了學校就真的沒問題嗎? 〝知識〞是一般家長對學校的認知, 只要考到好分數好學校是學校教育的唯一指標. 台灣其實也漸漸有幾間五育均衡的小學, 這是好現象, 可惜難以擺脫升學主義的導向而未受到重視. 這是孩子的損失也是教育的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